阀门的基本设置快来收藏(三)
发表时间:2020-05-21
空冷器
空冷器进出口管道上一般不设置切断阀,但进料是两相流的情况居多,所以要特别注意每组冷却管束的压力降分布,在设计中对进出口管道要采取对称布置。工艺过程需要隔断操作或需在运行中维修的空冷器,应在其进出口设切断阀、排净阀和放空阀等。
容器
包括装置内容器及储罐两大类
下列情况应装阀门:
(1)有多个进口或出口需更替操作的,在管口处装阀门。
(2)盛装易燃、有毒、有腐蚀性物料的容器出口的管口处装阀门,装置内容器一般装单阀,中间或全厂罐区的储罐装双阀。应在工程设计中针对特殊情况作出工程规定。
(3)最低点设排净阀,出料管位置应略高于排净阀。
(4)体积小(不设检修用人孔)或可与系统一起置换的容器以外,均需在容器下部设公用物料接管(U. C)并装切断阀,并在容器顶部离公用物料管口较远的一端设放空阀。
(5)对需作惰性气体保护的容器和储槽应设自力式控制阀并串接止回阀,参见行业标准《气封的设置))(HG/T 20570. 16一95)
(6)大型锥顶、拱顶常压储罐在储存易挥发物料时应装呼吸.阀。在有条件或放空组分量超出环境保护和卫生标准的场所,采用低温冷凝系统代替呼吸阀。
压缩机
除了从大气中吸气的空压机不装进口阀外,所有的压缩机进出口需装切
断阀。在装置运行中有可能检修的压缩机,还应在进出口内侧加8字盲板。并联的空压机应各有独立的吸风口。
压缩机进出口阀门间应有旁通管并设连通阀。
(1)往复式压缩机设置旁通管用以在启动时保持低负荷启动,在检修后的试车时可与系统切断不致憋压,同时亦用来保持进日处的正压,这在操作介质为易燃易爆气体时特别重要。
(2)多级往复式压缩机的旁通管可逐级连通,这样除节省能量外还可以在调试过程中调节各级负荷使之均衡运转。当工艺或安全有需要,可再设一个终段与进口间的旁路。
(3)空压机只需在出口阀上游加一个带切断阀的直通大气的出口。
(4)对离心式压缩机,旁路的通过能力应至少相当于压缩机喘振点的负荷。
压缩机的辅助系统
(1)辅助系统一般包括冷却水、润滑油、密封油、冲洗油、放空及排净等。
为充分利用冷却水,可按温度要求串联使用,冷却水先至后冷器再至汽缸夹套。
每一冷却水回路进口均应设各自的切断阀,并在出口采取措施:常压回水出水口
要高出回水漏斗的上沿,压力回水装视镜等,以便观察水流情况。压力回水的冷却水出口必须设切断阀,以便停车检修。同一台设备的各出水口可合并后装一个切断阀。
(2)压缩机产品资料说明不随机配带润滑油、密封油及冲洗油系统时,应按资料要求配置管道、阀门。对重要部位(例如轴承处的润滑)必须有独立的回路。
(3)压缩机各级间分离罐应设各自的排净阀。当所有的液体排向一根总管时,应核算压力降,确保总管处压力低于各级的压力,并在各段分离液体出口加止回阀。
(4)绝不允许液滴进入压缩机,这对往复式和离心式来说,会立即引起机械损坏;对螺杆式液环式压缩机损坏不显著但会影响密封油(液)的质量。所以,在压缩机进口一定要设置性能良好、能力足够的分离罐;配管设计要合理并避免将气体中凝液带入压缩机。
(a)设置管道放净阀,将管道中凝液、液滴排出。
( b).限制压缩机进出管道处的高于压缩机的垂直直管高度。
(5)压缩机需要置换时,可在吸入分离罐或并联压缩机的每台进出口加公用物料接管,出口应排至安全位置。
泵
泵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多种类型,本规定从对配管及阀门设置的角度分为
两大类:即叶片式(包括离心泵、轴流泵和旋涡泵)及容积式(包括往复式和回转式)。
进出口切断阀
(1)每台泵的进出口均应设切断阀。
(2)泵入口切断阀应与管道口径相同。当吸入管道比泵入口大两级时,可选用比管口大一级的阀门。此时必须验算各种条件下的有效净正吸入压头。
(3)泵出口切断阀应与管道大小相同。当输出管径比泵出口大两级或两级以上,则阀可较管径小一级。
止回阀
(1)容积式泵
在容积式泵(如往复式泵)入口通常有内装的止回阀,因而不需要在管道上另设止回阀来防止流体倒流。系统专业应对所选用的泵资料进行检查,如泵制造厂未提供内装止回阀则应加上此阀。
(2)叶片式泵
液体的倒流将导致发生下述各种情况时,在泵出口管道上应设止回阀:
a.液体温度升高,比正常输送温度高90℃以上。
b.输出流体温度与压力综合情况超过泵壳体的设计条件。
c.叶轮会由于倒转而损坏。
d.工艺操作不能容许的各种变化。
(3)止回阀大小应与泵出口切断阀相同。
(4)并联的泵应在每台泵出口分别装止回阀。
进出口连通阀
(1)离心泵通常不设此阀。
(2)容积式泵及旋涡泵因在启动或单台试车时不允许憋压,必须在泵的进出口阀门之间设连通阀,见图2.0.9(a)所示。
排气阀
(1)离心泵在启动前需注满液体,需设排气阀。大型的卧式离心泵在泵壳体上方设置排气阀,一般离心泵可在泵出口止回阀和泵之间略高于泵体的位置设此阀,对较小的泵,可用止回阀和切断阀之间的排净阀作排气阀,立式离心泵(包括液下泵)需按产品资料所示结构决定是否设此阀,见图2.0.9(b)所示。
(2)容积式泵不需设此阀。
底阀
离心泵的吸入液位低于泵进口时,需在泵进口管底部设底阀(有时需加滤网)以便向泵体充装液体时不致泄漏。
低流量保护管道
离心泵在流量较低的条件下操作时效率很低,甚至不能运转,需设低流量保护管道。
(1)泵有可能短期内在小于它的额定流量的20%的条件下操作,应装一个带限流孔板的旁路,不设阀门,该孔板的大小应按通过泵的流量至少保持在流量的
20%(或按泵的操作曲线另定)。当液体通过旁路孔板可能产生闪蒸时,旁路管道要返
回泵的上游吸液设备,并使孔板贴近该设备,见图2.0.9 (c )所示。
(2)泵有可能长期处在额定流量的40%以下操作,应设一带有孔板式控制阀的旁路或手动阀门。
(3)泵长期在低流量下操作,旁路管道应返回泵的上游吸液设备。
泵的放空、排净
放空阀可参照2.0.9.5规定合并设置。对于液化气或饱和吸收液,需在泵进口设排气线。当所释放的气体为易燃易爆或有毒害气体时,排气管道应就近与储罐气相空间或火炬管道连通。真空系统泵的放空均应返回至上游吸液设备的气相空间,见图2.0.9(d)所示。此管道也用于检修前排除泵内液化气。
从管道上的排净阀可以将泵内液体排净时,或所输送液体是无害(无毒、无腐蚀性、无污染)的,可不在泵体上设排净阀,反之应按泵产品资料上所给排液孔大小配置排净阀。
暖泵及防凝旁路
下列情况的泵应设暖泵及防凝旁路,见图2.0.9(e)所示。
(1)输送温度超过200℃;
(2)气温可能低于物料的倾点或凝点;
防凝用旁路应采用蒸汽伴热或电伴热保温。
(3)可用在止回阀阀瓣上钻孔的方式取代此旁路。
高压旁路
高扬程的泵其出口切断阀两侧压差较大,尺寸较大的阀门阀瓣单向受压太大不易开启,需在阀门前后设}}2a的旁路,在阀门开启前先打开旁路使阀门两侧压力平衡。见图2.0.9(f)所示。
其它
(1)冷却水、冲洗液、密封液管道:一般情况下数个进口管可合用一个进口切断阀,但在重要的场合(例如高温或高速泵的轴承)则应每一回路各设一进口阀,且出口
应有分别观察冷却水等介质流动状况的措施,见2.0.8.3(1)规定。
(2)蒸汽往复泵的蒸汽管道在管道低点设疏水阀,在进口阀和乏汽出口外侧均应设排净阀。
图2.0.9 泵的各种阀门设置
侵删